没有结婚证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报销吗

一、没有结婚证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报销吗

结婚证与新农合是两码事,只要你购买过新农合那么你看病住院都是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报销的,如果你没有购买过新农合,那么看病住院都不能报销。

二、报销范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为:参加人员在统筹期内因病在定点医院住院诊治所产生的药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等符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部分(即有效医药费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设立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医院年起付标准以下的住院费用由个人自付。同一统筹期内达到起付标准的,住院两次及两次以上所产生的住院费用可累计报销。超过起付标准的住院费用实行分段计算,累加报销,每人每年累计报销有最高限额。

相关新闻

成都公积金贷款提前还款要满足什么手续2020

一、成都公积金贷款提前还款流程提前还贷手续1、提前还贷申请书;2、借款人身份证;3、按揭合同;4、还款存折或卡;5、房产证。提前还贷流程1、申请人携带上述申请材料到“中心”办事处、分中心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手续。2、“中心”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出具证明书。3、申请人持“中心”出具的证明书到指定银行受

四川成都市失业保险购买比例规定是怎样的

一、成都失业保险购买比例失业保险缴费比例:用人单位缴费2%,职工本人缴费比例1%。失业保险缴费基数:员工上月工资。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一年成都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上一年成都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二、成都失业保险金怎么领取成都失业保险金是打直接发放到银行卡的,外地户口也

福州未再婚(离婚)公证办理是什么程序

一、福州未再婚(离婚)公证办理是什么程序预约-申请-受理-公证告知-审查-查询笔录(受理后要预约时间制作)-核查(调查)-补充证明材料-公证证词-审批-翻译-公证处制作-发证-归档。二、福州未再婚(离婚)公证办理条件1、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利害关系;2、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

成都市最新新生儿少儿互助金报销比例是怎样的

一、成都新生儿少儿互助金报销比例(一)住院医疗费用报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销比例为95%,起付线标准为100元;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85%,起付线标准为100元;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75%,起付线为200元;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0%,起付线为500元。(二)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普通门诊:普

广州申领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条件及流程一览

部门名称广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事项名称申领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服务对象个人企业办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3、《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9号)4、《广州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穗府【2014】30号)

新乡市生育保险女职工的报销标准

1、生育津贴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假期天数:(1)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2)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3)晚育假增加15天;2、生育医疗费(1)确认生育就医身份后就医的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医院定额结算(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核定数结算)。(

四川成都随军人员入户办理有哪些证件2020

一、随军人员入户办理材料1、《入户申请表》(公安办证中心现场领取或上网下载);2、入户人员居民户口簿(每页应加盖户口专用章及户籍名章)或户籍证明、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3、应征入伍登记表、军官证、任职命令(原件和复印件);4、《随军报告审批表》(师(旅)以上政治部门批准)(原件);5、派出所出

四川成都市工伤致残最新赔偿多少

一、成都市工伤致残赔偿标准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停工留薪期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

当兵户口注销流程

一、当兵户口注销流程办理死亡登记和户口注销手续所需材料1、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申报申请;2、公民死亡医学证明等相关证明。办理死亡登记和户口注销手续办理程序。申请→窗口受理→现场审查→办理。办理时限:当场办理。收费标准:不收费。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第十七条户口登记

2020四川成都市养老保险转移需要满足的流程是怎样规定的

一、成都市养老保险转移流程办理条件:1、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从转制之日起,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一并转入企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办理转移时,单位需清欠,在无任何欠费情况下才可办理。办理材料:1、成都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其转改制的文件或职能移交的有关协议等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复印件。2、《成都市社会
2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