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医师资格考试报名不受理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

1、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2、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

3、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

4、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

5、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6、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

7、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8、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

相关新闻

四川成都医保报销需要满足的手续是怎样规定的2020

一、报销条件1.个人首次参保连续缴费6个月后开始享受医保待遇;2.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在失业保险金领完后60日内参加(接续)医保的,自缴费次月起享受医保待遇。二、办理材料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1.住院费用统筹支付汇总名单;2.住院费用统筹支付结算表(医院须加盖公章);3.未联网的医院须

违章闯红灯多久能查出来

一、违章闯红灯多久能查出来机动车违章后一般是需要3~7天才能查到的,因为交警队需要输入和核对确认的,最晚不超过13个工作日。当然这也有例外,从违法行为发生后后到录入到网上是有个过程的,要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审核,数据的录入和传输,所以这样一来就要一段时间了,到底要多久全国好像还不统一,要看当地交管

成都社保查询密码忘记了该怎么做

一、成都社保查询密码遗忘的解决办法社保查询密码是持卡人查询社保个人账户情况的密码,比如查询社保余额。因此参保人必须牢牢记住。如不慎忘记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重置查询密码:方式一:带上身份证和社保卡到社保大厅重置一份密码函。方式二:手机短信发送SK社保号身份证号后八位到10628387。方式三:持社保卡

成都公积金贷款没有按时还该如何处理

一、成都公积金逾期还款怎么办1、借款人在合同约定的还款日偿还逾期贷款,可拨打公积金管理中心电话,查询到下一还款日至少应偿还的逾期金额,在下一还款日还款。2、借款人在非合同约定的还款日偿还逾期金额,本人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贷款行办理相关手续。借款人需要提出申请,设定一个还款日,按照设定的日期还款。

湘潭教师资格认定办理地点在哪个位置

一、湘潭教师资格认定办理的地点在哪个位置1、现场确认地点:湘潭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一楼B区19号窗口(市教育局窗口), 地址:湘潭市宝塔街道湖湘西路1号(湘潭市广电大楼入口对面)2、证书发放地点:湘潭教育学院培训部,地址:湘潭市雨湖区文化街45号进门左边一楼二、湘潭教师资格认定办理的法律依据1、《中华

四川成都市金牛区申请低保的条件是什么

一、成都申请低保标准成都中心城区居民低保标准由家庭月人均收入500元提高至550元;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和龙泉驿区500元;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和崇州市450元。二、分类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按照重点倾斜一类、强化三类管理的原则推进分类保障:1.一类保

惠阳区公路增设平面交叉道口审批办理程序是什么

办理流程网上办理流程1、申请。申请人向惠州市惠阳区地方公路管理局路政所服务窗口提出申请,提交申请材料。2、受理。接件受理人员核验申请材料,当场作出受理决定。申请人符合申请资格,并材料齐全、格式规范、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申请人不符合申请资格或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接件受理人员不予受理,出

成都市机动车临时号牌办理程序是什么2020

一、成都临时号牌的办理流程第一步:到车管所、交警分局、区(市)县交警大队或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受理窗口提交资料;第二步:缴费、领取机动车临时行驶车号牌。二、办理所需资料1、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见附件第二条)原件和复印件;2、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原件和复印件;3、属于购买后未注册、未销售或

成都市办健康证需要满足的程序有哪些

一、成都办健康证流程1.办理缴费通知。2.出具缴费通知单开票、缴费,领取体检表,按表上要求逐项填写清楚。3.按体检表安排日期到检验楼体检。4.自健康检查一周后,查询体检是否合格。如合格,则可办理《健康体检合格证》。二、成都办健康证检查什么成都市健康证体检项目主要有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有无外伤等

四川成都七级工伤保险赔偿明细

一、成都市七级工伤保险赔偿标准1、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2、要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1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