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补偿金归属职工薪酬吗

一、辞退补偿金归属职工薪酬吗

不属于的。辞退员工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先进入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科目,然后分配进入管理费用。

二、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相关主题

相关新闻

强制解除劳动关系怎么赔偿

一、强制解除劳动关系怎么赔偿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如果非法强制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要给予劳动者双倍的经济补偿,工作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

怀孕被裁员公司如何补偿标准

一、怀孕被裁员公司如何补偿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用人单位是不能裁员女职工的,如果裁员的,要给予双倍经济补偿,工作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

事业单位无社保的裁员补偿标准

一、事业单位无社保的裁员补偿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事业单位无社保进行裁员的,劳动者可以要求事业单位实缴社保,并且工作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

工作未满两年被裁员怎么补偿

一、工作未满两年被裁员怎么补偿1、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被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经济补偿。2、用人单位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3、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被裁员的补偿标准是什么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被裁员的补偿标准是什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当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标准为工作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依据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

非试用期员工裁员补偿标准

一、非试用期员工裁员补偿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非试用期裁员的,要依据员工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给予赔偿,工作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裁员补偿标准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裁员补偿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当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标准为工作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依据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

裁员补偿标准按最低生活标准

一、裁员补偿标准按最低生活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裁员补偿标准并不是按最低工资标准补偿的,而是按劳动者工资和在用人单位工作年限给予补偿,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

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最多多少年

一、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最多多少年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最多为十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1.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2.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能否直接申请解除劳动关系

一、能否直接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第一种情形,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二种情形,
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