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有哪些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有哪些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刑事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并向其报告工作。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之日起行使。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可以随时委托辩护人。

(五)未经人民法院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即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六)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新闻

杀人后逃跑多年就能免于刑事处罚?大错特错!

一、杀人后逃跑多年被抓怎么量刑其实对于某个犯罪行为的量刑主要是与犯罪情节相当,逃跑基本不会对量刑产生影响。1、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2、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防卫过

刑事案件手续是怎样的

刑事案件手续是怎样的刑事案件办案流程: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1、侦查: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

侵占货款不够量刑标准的怎么处理

一、侵占货款不够量刑标准的怎么处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侵占货款数额达不到立案标准的,不追究侵占人刑事责任,但可以给予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等,并且要求侵占人归还货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

己过追诉时效还会立案吗

一、己过追诉时效还会立案吗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案件超过追诉时效的,是不再追诉刑事责任的,如果已经立案的,应该撤销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

起诉犯罪事实轻认定重可以吗

一、起诉犯罪事实轻认定重可以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提起刑事诉讼时,将轻的犯罪事实认定为重的,是不可以的,要依据犯罪的事实追究刑事责任。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

一个人证是否能达到立案标准

一、一个人证是否能达到立案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一个人证是不能作为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对证人证言是不轻信的,要有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才能立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免刑事处分的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一、免刑事处分的能否解除劳动合同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的,就是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用人单位是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

赃款赃物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赃款赃物的司法解释关于刑事案件赃款赃物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指导意见为了及时、妥善处理刑事案件中的赃款赃物,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的合法财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刑事审判中处理赃款赃物工作的实际

交通肇事罪酌定不起诉的标准

一、交通肇事罪酌定不起诉的标准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认为不具备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分三种情形:第一,犯罪嫌疑人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情

犯罪情节是确立是否是立案的标准之一

一、犯罪情节是确立是否是立案的标准之一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情节中确定立案与否的标准之一,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按撤案处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
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