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要把户口迁回原籍需要什么手续

一、离婚要把户口迁回原籍需要什么手续

1、离婚后双方的户口就要分开,也就是每人一个户口本。

2、带上户口簿,去当地派出所户籍处,工作人员会给你填一张户口迁移证,然后把要迁移一方的户口从这个地方的户籍档案里注销。

3、带着户口迁移证去即将要落户的地方派出所户籍处落户,比如,提供工作单位的证明,可以将户口迁回工作单位。

二、离婚后户口分户

1、因婚姻变化、家庭成员变化、住房结构变化需分户的,凭新家庭的成员名单和房管部门出具的房屋产权证明或单位分房证明。

2、属结婚或离婚分户的,凭《结婚证》或离婚证明(未成年人子女与父母之间、单元房中分开居住、借住、租赁、搭建临时房等,不得分户),经派出所外勤民警审核同意后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分户手续。

相关新闻

四川成都市六级工伤最新怎么理赔

一、成都市六级工伤赔偿标准成都市六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月均工资×16个月,具体规定如下:一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月均工资×27个月;二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月均工资×25个月;三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月均工资×23个月;四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月均工资×21个月;五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月均工资×18个月;六

户口迁车辆信息变更怎么办理

一、户口迁车辆信息变更怎么办理《机动车注册、转移、注销登记/转入申请表》原件;现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证明、凭证原件或者原件及复印件。其中,二手车销售发票、《协助执行通知书》和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出具的调拨证明应当是原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车

成都市工伤认定满足流程有哪些2020

一、成都市工伤认定流程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应当自事故发生或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职工个人或近亲属申请在一年)内,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1、受伤害职工的居民身份证;2、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3、受伤害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

四川成都驾驶证过期有什么方法处理

一、成都驾驶证过期了处理办法当我们的驾驶证过期时,我们可以换取新的驾驶证,驾驶证有效期过期后一年内都可以正常换证,超过一年未到两年的将被锁定。重考一科目恢复。二、成都驾驶证换证办理条件1、机动车驾驶人信息发生变化换证2、机动车驾驶证期满换证3、达到规定年龄换证4、自愿降低准驾车型换证5、持军队、武警

四川成都港澳通行证逗留签注办理需要满足的流程有哪些2020

一、成都港澳通行证逗留签注办理流程成都港澳通行证网上预约网址:1)、 获取并填写表格 网上下载打印或直接到“成都市出入境接待中心”以及19个出入境办证点领取《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填写说明及下载2)、 提交材料进行受理审核 。3)、采集或核验指纹。4)、 受理、缴费:5

成都市就业协议书丢了要怎么办

一、就业协议书丢了怎么办毕业生如遗失《就业协议书》,请于就近的报刊登报声明作废,随带报纸经所在系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老师签署意见,至招生就业办,招生就业办审核同意后,予以补发。补发的《就业协议书》上注明“该生原件已遗失,此份为遗失补办件”,以示有别于正式的《就业协议书》。二、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一)基

文物鉴定是否可以指定部门进行

文物鉴定是否可以指定部门进行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委托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应当经拍卖人住所地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鉴定、许可,经批准后才能拍卖。《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八条 依照法律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需经审批才能转让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在拍卖前,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委托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

成都市社保异地转入流程包括哪些

一、成都社保异地转入流程1、在新参保地社保机构参保缴费后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机构提出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单位办理需加盖单位公章,他人代办需本人签字)、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社保机构审核转移接续申请,符合条件的,在15个工

四川成都公路超限运输许可可以怎么办理2020

一、提交申请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运输的,向起运地省级公路管理机构递交申请书;本省范围内跨的市进行运输的,向该省级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跨区、县进行运输的,向该市级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在区、县范围内进行运输的,向县级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二、所需材料公路超限运输申请表;承运人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开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学资格审批办理有什么依据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3年)第九条 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举办民办学校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办学校应当具备法人条件。2、《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2016年)第六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利用现
6 73